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郑铁峰)暑假马上来临,慎选许多家长都想着利用假期给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加油充电。校外但当前校外教育培训市场,教育阱注良莠不齐、鱼龙混杂,培训各类消费“陷阱”花样频出,大陷令家长们防不胜防。慎选在此,校外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,教育阱注提醒广大家长朋友,培训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,大陷要避免五大“陷阱”,做到谨慎选择、慎选理性下单。校外
陷阱一:培训机构缺乏合法资质
目前校外培训市场中,教育阱注部分培训机构未依法取得办学许可证、培训实际培训项目与登记经营范围不一致、大陷培训教师没有相关资格证等现象较为普遍,导致机构管理、师资培训等方面缺乏监管。此外,无证照办学情况也时有发生,该类培训多藏匿于居民楼内,在安全管理、规范收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隐患。
陷阱二:虚假宣传误导消费
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招揽客户,肆意夸大培训效果,对主体资质、师资、课程内容作出虚假宣传,对升学、通过考试、获取证书及其他教育培训效果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,致使许多学生家长上当受骗。
陷阱三:课程质量遭遇“打折”
部分培训机构在学员完成报班后玩起“偷梁换柱”的花招,试听课和正式课程天壤之别,频繁更换授课老师、压缩授课时间、更改授课内容、擅自停课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学习进度,导致课程质量大打折扣。
陷阱四:格式合同暗藏霸王条款
培训机构提供自己预先起草好的格式合同,除课程课时外都不容易更改,合同内容往往是束缚学员的条款多,约束自身的条款少,通常还会设有非常苛刻的退款条件,名目繁多的退款费用,甚至出现“入学概不退费”等霸王条款,严重侵害学员的合法权益。
陷阱五:培训机构倒闭、跑路现象频发
近年来,一些培训机构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受疫情影响无法维持经营,出现了倒闭关门的情况,也有一些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意识,直接卷款跑路,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。
面对这些暗藏的陷阱,消费者应该如何顺利避开?对此,萧山区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。
理性报班,切勿攀比。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,只有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,尊重孩子个体差异,遵循科学教育规律,才能避免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。应理性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,在孩子学有余力的状态下,引导他们拓展知识、发展兴趣、增强综合素质,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。要客观看待校外培训作用,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,避免盲目攀比、跟风报班。
认准资质,切勿轻信。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,一定要先查验办学资质,既要看机构的“证照”是否齐全,也要看老师的资质是否齐全。要尽量选择合法办学、口碑较好、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。可以通过互联网、在读学生家长、行政监管部门等渠道咨询了解机构声誉,尤其要查看互联网上或者第三方人员的评价,不要轻易相信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和课程顾问的各种口头承诺。
谨慎签约,切勿冲动。消费者对不熟悉的培训机构应持理性消费态度,可先尝试短期试课,等认同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后,再续约。建议消费者分期缴纳学费,最长不要超过三个月,有效降低消费风险。同时应提高维权意识,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相关协议,并将课程内容、退款条件、违约责任等在协议上明确标注,并要求机构将口头承诺也一并写进合同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进行维权。
及时维权,切勿犹豫。培训机构一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恰恰是关门、跑路的前兆,因此,消费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损问题,要第一时间开展维权,及时搜集好相关证据,如合同文本、交易凭据、微信聊天记录、宣传资料等,切勿等到机构都已经转移好资产了才行动。消费者可自行与培训机构协商,也可通过消保委、行政部门进行维权,如果协商不成,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等方式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责任编辑:24Copyright © 2002-2017 商丘凯利置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: 020-123456789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:admin@aa.com
友情链接:
深圳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失信老赖 4起案件获胜诉
河北启动气瓶非法充装“清零”整治行动
广东发布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检验技术服务规范》团体标准
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“退一赔十”
打好防疫阻击战 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民生
深圳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失信老赖 4起案件获胜诉
福建严控外卖风险 落实“非接触式”送餐服务
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?
“消协帮你选”小程序上线 同类产品性能性价比一目了然
山西严查价格违法行为 维护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
湖北仙桃:没收不合格口罩128万只
“疫”案说法|传染病防治法的这些规定请了解
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文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加强日常巡查
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
广东省消委会:春节期间涉疫消费投诉稳步下降
江西颁发首张“一照含证”营业执照
湖北襄阳:推行集中配送监管“三亮”行动
重庆:允许销售未在境内上市的医用口罩
湖北武汉: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测费162万元
天津立案调查一起涉案金额超400万余元假口罩案
21起投诉牵出182万涉案金!上海市场监管局查获89万余只违法口罩
长春:一季度互联网服务、房屋装修服务等消费投诉上升
“疫”案说法|传染病防治法的这些规定请了解
进口燕窝标志存瑕疵 淘宝店家一审被判退货款
四川:一季度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增长快
广西桂林:“一对一”帮扶获企业送锦旗致谢
深圳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失信老赖 4起案件获胜诉
图解|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
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文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加强日常巡查
北京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做好清明节前督导检查
虚假宣传药物疗效 北京密云一药店领到罚单
福建厦门:规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行为 护好群众“菜篮子”
福建严禁发布涉疫情违法广告
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
山东持续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违法行为
包容审慎 特事特办 四川成都打响疫情防控信用监管的“组合拳”
上海市消保委测试41款染发剂 “纯植物”“纯天然”不靠谱
未成年充值容易退费难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一季度投诉分析
商店销售75%消毒酒精哄抬价格被处罚 山东公布一批违法案件
打好防疫阻击战 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民生
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“云端”解纠纷
宁夏银川: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
湖北武汉: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测费162万元
广东佛山发出首张“一照通”营业执照
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?
非洲酸枝木冒充红木销售 消费者维权获“退一赔三”
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
红外线弹弓、电网……谁在“顶风”猎杀野生动物?
黑龙江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农资产品价格监管保春耕
陕西宝鸡: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督查